会议现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9日,浙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该省将深入开展房地产稳进提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应柏平在会上介绍,2022年浙江各地因城施策出台200余条各类支持政策,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向好。同时该省还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6.3万套(间),试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2460亿元,开展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2804户,该省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快完善。
应柏平表示,2023年该省将全力推进房地产攻坚,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基本稳定。“我们要完善好房子的标准规范,合力推动房地产业从传统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快向注重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产品优质、企业健康、市场平稳、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浙江提出在今年推进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立法调研,探索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等;推进房屋交易资金、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大资金一体化改革;健全房地产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住宅品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房地产秩序规范整治三年行动。
在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方面,该省将用好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完善“一楼一策”方案,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为加快住房公积金改革,今年浙江将深化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目标公积金实缴人数、实缴金额、支持住房消费总额等主要指标同比增长5%以上,个人住房贷款率继续保持在85%至95%的高效合理区间。
为了让更多人“住有所居”,浙江还将继续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目标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并且在总结杭州市、宁波市实践经验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
“住房市场要始终坚持以当地常住人口为主、以居住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导向,住房保障要始终坚持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主、以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为主、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为主的导向。”应柏平说。
甘肃省进一步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出台《甘肃省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的实施意见》,对我省法治副校长建设体系、法治副校长作用职责进一步进行了明确细化。《意见》强调,我省构建法治副校长制度贯通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法治教育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效能,以法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据了解,到2022年年底,我省所有中小学校(不含教学点)、中等职业学校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在此基础上,我省将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实现法治副校长向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等延伸覆盖。
根据《意见》,法治副校长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上。法治副校长具体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在职工作人员中产生,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按照程序,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学校(教学点)、学生等情况,按照不低于本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50%的目标,提出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建设需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根据分配的名额需求,优先选派县级(含)以上单位工作人员入选法治副校长人员库。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考虑辖区学校需求和工作便利,制定聘任计划,从法治副校长人员库统一匹配选聘。每所学校配备至少1名法治副校长,师生人数多、有需求的学校,可以聘任2名以上5名以下法治副校长。学校在显著位置公示法治副校长基本情况、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信息设置法治副校长信箱,畅通师生投诉举报渠道。
通过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我省将努力把法治副校长制度打造成甘肃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将法治副校长队伍打造成推动学校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打造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打造成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等部门有力支持学校工作、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品牌,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