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人感知中共二十大:面向世界 分享中国******
(中共二十大·声音)海外华媒人感知中共二十大:面向世界 分享中国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海外华媒人感知中共二十大:面向世界 分享中国
作者 徐文欣 金旭
中共二十大正在召开,海外华文媒体人表示深受鼓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们的报道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解析中国发展新动态、新格局
葡萄牙《葡新报》社长马丽梅在现场聆听了报告,她说:“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让我印象深刻,海内外中华儿女一定会紧密团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马丽梅介绍,《葡新报》首次用住在国语言全方位报道大会。“大会解答了中外网友关心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会场上,欧洲新传媒集团总编辑范轩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涉侨事务、国际传播等议题。他称,第一手的新闻信息讯息主要靠新媒体平台实现快速传播,会用评论、人物故事等深度解析中国发展的新动态、新格局。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共二十大报告直面客观现实,直击问题要害,以翔实的数字、严谨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人们看到百年大党永葆本色的‘精神密码’。”《澳华财经在线》总编辑牛建明表示。
“报告亮点颇多,我从中读出了中国潜力、中国信心和中国智慧。”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深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深化,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定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中共二十大报告既是对过去中国发展的褒奖与肯定,又为下一段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吹响号角。”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与印尼友好合作。
华人头条董事长黄其旺参与了首场二十大“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并向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进行提问。他说:“听到王旭东代表讲述如何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互鉴,我期待能以文物为纽带,深化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尼日利亚《西非华声报》总编辑陈览月对此表示,“华媒人应努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把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讲好、讲生动
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报告声声有力,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之际,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消除贫困上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华媒人有责任把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讲好、讲透、讲生动,让世界更了解真实的中国。”日中通信社社长胡文娟说。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华文媒体定将竭尽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荷兰《联合时报》社长陈光平说。(完)
肖钢: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优势****** 中新网广州12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暨广东民营企业百强峰会14日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围绕“如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表主题演讲,他称,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应该鼓励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工作。 肖钢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优势,科技、产业、金融都比较发达,而且湾区各城市之间相互促进,正在深度融合。基于此,大湾区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动,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就势在必行。 同时,要充分运用“一国两制”制度红利,大力打造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以规则标准衔接来吸引全球的优质创新资源和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创新招才引智的对接机制,优化创新合作的配套政策,特别是要大力支持青年双创(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大湾区信用标准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他还称,大湾区应该积极发展科创金融,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强化科技创新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大湾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大发平台地图 |